观点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动态 >> 观点 >> 正文

[中国科技新闻网]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高端论坛在兰州举办

2024年09月14日 19:24  点击:[次]

原标题: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高端论坛在兰州举办

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2024年8月25日,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甘肃省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依托甘肃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甘肃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在兰州长城建国饭店举办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高端论坛。兰州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王光亚到会致辞。

本次论坛由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梦涛教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政法大学、中国商联智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等多家单位共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时空方位、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发力点、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基础条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空方位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安东教授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主义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纪疫情的深远影响、逆全球化思潮的抬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显著上升,导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资本主义危机正在从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扩展。

甘肃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建宁副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和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体现中国制度性质和基本国情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厘清传统与现代、政府与市场、发展与环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等关系。

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庞庆明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一旦实现,不仅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而且将从根本上改写人类社会关于现代化的理论架构和实践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发力点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甄喜善指出,甘肃整体经济发展仍受传统生产模式制约。尤其在劳动力、资本投入与资源消耗的传统增长方式上,甘肃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环境压力大等问题。推动甘肃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从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高效能生产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发力。

中国商联智库首席专家胡正塬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面临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水资源短缺与污染等问题。一些霸权国家将生态问题作为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阻碍了全球范围内真正有效的生态合作。甘肃河西走廊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节点,不仅在地缘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区域。甘肃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生态合作与示范平台。

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指委委员、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把多勋指出,甘肃在推动传统文化旅游的同时,应重点发展康养旅游、乡村旅游和研学旅游等新兴业态,构建“敦煌引领、丝路串联、网状协同、全域推进”的旅游发展新格局,通过引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基础条件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中宏教授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甘肃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庞庆明教授指出,甘肃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应通过加强要素市场化建设、法治建设、制度建设、标准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基础研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利于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的基础条件。

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吉军教授指出,网络攻击、数据泄露、信息操纵等问题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科技进步带来的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等新领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甘肃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应坚持以国家总体安全观为指导,在统筹发展与安全中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强化国家安全科技支撑,提升安全治理能力。

本次会议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对于开拓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研究视野、扩展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研究领域、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政策体系具有重要价值。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扩大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学术影响、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河陇研究新局面发挥积极作用。(庞庆明 王李君 祝万翔)

上一条:[光明日报]王必达: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下一条:[新甘肃]挺膺担当 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甘肃崭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省教育系统引起热烈反响

关闭